高教所师生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赴永新县“三湾改编”旧址:特殊课堂、革命教育
为加强党员师生的党性观念和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深入推进我校“创先争优”主题教育活动,5月5-6日,高教所党支部组织全所师生赴永新县“三湾改编”旧址、贺子珍纪念馆、将军馆和毛泽东同志亲手创建的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所在地龙源桥等地接受红色教育。此次活动是高教所“创先争优”系列活动之一。根据高教所党支部的部署,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追寻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战斗足迹,以革命传统教育坚定立场、鼓舞斗志、凝聚力量,感受信仰力量、感受革命精神和共产主义的伟大,使此行成为红色之旅和文化之旅。
5日下午,高教所师生驱车前往了永新县三湾镇,参观了“三湾改编纪念馆”,深切缅怀伟人,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85年前,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永新县三湾镇,创造性地对部队进行整顿改编,著名的“支部建在连上”的军事论断、“党指挥枪”的根本原则,也是在此地率先提出,由此确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革命的星星之火燎原全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证了我军的无产阶级性质,从政治上、组织上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在人民军队的建军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6日上午,高教所师生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参观了位于永新县三湾公园旁的贺子珍纪念馆、将军馆,师生们瞻仰了贺子珍生平事迹陈列和永新籍将军陈列馆。展厅运用图片、资料、文物、场景、蜡像以及声光电等现代化的表现手法,生动形象立体地再现了贺子珍光辉灿烂的传奇人生和英雄风采,通过实地考察和听取讲解,深切地感受了永新涌现出王恩茂、王道邦、旷伏兆、张国华等41位开国将军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了全国人民的幸福,不畏艰辛、顽强奋斗的精神。高教所师生对41位开国革命先辈无论在多么复杂而险恶的环境中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的革命胆略深表敬佩。
迈步红色之旅,重温革命历史,体会先辈们创业的艰难,感受一代伟人的崇高人格和不朽风范,尤如品尝了一场生动又深刻的思想理论课,提升了境界,荡涤了心灵,激励了斗志,坚定了理想信念。师生们纷纷表示:一定要传承革命遗志,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并将先辈的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带到江财校园和学习中去。(高教所 刘淑波 供稿)
附:研究生报道文章
5月5日上午八点,江西财经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全体在校师生在所长谭光兴教授的带领下,奔赴永新县“三湾改编”旧址、贺子珍纪念馆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红色教育。
三湾改编的核心是解决党对军队的领导问题,这是党如何建设自己的军队进行最早的、最为成功的探索与实践,奠定了工农红军政治建军的基础,对于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永新县“三湾改编”旧址中,以原物保存下来的只有三湾枫树坪,经过岁月的洗礼那些树木已经变得更加魁梧,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三湾改编纪念馆是一副历史的画卷,用图片、遗物和模型把那段历史绘神绘色地展现在大家的眼前。
贺子珍纪念馆所展示的珍贵文字与图片等主要讲述贺子珍在大革命时期勇敢地投身革命,在几十年革命生涯中,经历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经历了数不清的坎坷曲折、磨难与不幸,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贺子珍与毛泽东同志是在革命斗争中,相识、相知、相爱到结成亲密伴侣也成为历史上一段美谈。在贺子珍纪念馆二楼,展示了永新县41位开国将领以及多名政治领导人的相片与简介,让全体师生不禁感叹永新县人民为我国革命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此次永新之行,我所全体师生第一次在三湾等实地接受教育,思想上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憾,从文字、图片、雕塑和专业讲解员的讲解中深刻地领会到革命先辈们在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坚定的政治信念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受到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增强了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文/柯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