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我心目中的“百年名校”  >> 正文

廖进球:团结一心 凝聚共识 为建设“百年名校”做出新贡献

发布时间:2014-05-06 00:00:00
――在九届一次教代会暨工代会上的讲话
党委书记 廖进球

各位代表,同志们:

  为期两天的“双代会”马上就要结束了。这次双代会时间短、内容多、任务重,在代表们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是一次很好的大会。好就好在全体代表认真审议了王乔同志代表学校所做的《学校工作报告》,对学校三年来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学校领导班子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信任,对今后的工作也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建议;好就好在全体代表认真履职,行使民主权利,顺利选举产生了第九届“双代会”执委会等七个委员会,为学校民主管理、民主治校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好就好在广大代表积极参政议事、建言献策、反映民意民声,提出了不少的批评和建议。我们将把这些批评和建议全部进行整理并形成“台账”,逐一加以落实,能马上解决的,迅速解决;需要深化改革来解决的,通过深化改革有效解决;需要争取上级支持的,通过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较好解决;需要解释的,认真做好解释工作。对于代表们反映出的民声民意、意见建议和对学校发展的箴言良策,校党委和行政一定认真对待、认真处理,认真把工作做好。在此不再作一一说明。下面,我想以“团结一心,凝聚共识,为建设‘百年名校’做出新贡献”为题谈点认识,希望引起大家的共同关注和讨论。

  一、江财人对“百年名校”的追求和现实基础

  (一)实现“百年名校”是几代江财人的共同夙愿

  学校从创建到现在已经走过了90年的办学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进入到发展的快车道。随着办学的不断发展,我们的办学目标逐步明晰。最早提出学校办学宏伟目标是,时任财政部副部长刘积斌同志,1990年来我校视察时提出了“建设全国一流的高等财经学府”的目标;1995年史忠良校长又提出了“三有一流”的办学目标,即“江西有优势、华东有特色、全国有影响的一流高等财经大学”,进一步丰富了目标内涵;2004年底,学校召开校领导班子务虚会,会上大家普遍认为“三有”的目标已基本实现,进而又提出了建设“一流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设想,我在2005年“双代会”上的学校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这一办学目标;沿着这一目标我们继续推进,到2012年实现与财政部共建前夕,按照财政部的部署要求,我们将办学目标确定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去年在校庆筹备工作中,大家都在思考:建校九十年了,再过十年到百年校庆时,江财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说要建设“百年名校”,王乔校长在纪念大会致辞中专门提到建设“百年名校”的要求。这些办学目标理念的提出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所有江财人共同理想:把江西财经大学越办越好,越来越有名气,越来越成为一所全国乃至世界有名的学校。

  (二)已具备向百年名校冲刺的现实基础

  在中国校友会网①2014中国大学评价的星级排名②中,我校被评为3星级大学,也就是“中国知名大学”。他们的评价基于中国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从国际影响、国家发展和社会贡献三大视角审视和考量中国大学,侧重从“校友成就”与“学术成就”对中国大学进行选优排序,体现中国大学对世界文明、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的贡献率与影响力。我认为这样的评价有一定的道理。从总体来看,我们无论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研水平还是从校友影响力和社会声誉上来说,我们已经具备了向“百年名校” 冲刺的现实基础,我们要有这样的充分自信和战略定力。

  (三)已聚集向百年名校冲刺的内生力量

  ――有一个好的风气。江财的风气很好,一心“谋事”的人多,专门“谋人”的人少,正能量始终占上风,歪风邪气的空间很小。以尽责履职为主,以好事正气为主,这是一个单位要发展难得的好基础。几十年来积淀下来的好风气是最宝贵的内生力量,为学校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有一批好老师。今天会上表彰了一批先进个人,主要是以表彰老师为主。令人欣喜的是一批批优秀年轻教师年年涌现,敬业乐群的师资队伍已基本形成。尽管教师队伍中还存在少数人学术水平不高、敬业精神不强等问题,但主流是值得充分肯定的,教师们尽心尽责教书育人的风气非常好,教风是值得信赖的。

  ――有一支好干部。学校的不断发展,与学校有着一支好的干部队伍密不可分,尤其是认真履职、踏实工作的中层干部,他们对支撑学校的整体发展,形成有效的管理和服务,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正是有着这样一批好的干部队伍,才有了学校稳定团结向上的大好局面。这样的局面仅靠校领导班子成员是不可能做到的,中层干部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中流砥柱。

  ――有一个好班子。校领导班子内聚力很强,民主风气很好。班子成员之间有商有量,有意见随时可以谈;班子能正视问题、改正缺点,不回避矛盾;班子成员专心谋事、不断创新,不因循守旧;这个班子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支持与厚爱,广大师生多次对学校领导班子的评价都是高看一眼,评价结果比我们预想的要好。这样的评价是对校领导班子工作的肯定,也说明大家对我们的这个班子充满着期待。我们一定会努力努力再努力,唯有做好工作才能报答大家对我们的信任和期待。

  对于建设“百年名校”,我们一直有追求,现在我们也有了很好的现实基础,无论是外部影响还是内部条件,我们都完全具备了走向“百年名校”的条件。我们要坚定实现“百年名校”的自信,增强实现“百年名校”的行动自觉。

  二、对建设“百年名校”目标和任务的认识

  随着全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重点学科、百篇优秀博士论文都不评了,很多曾经高校努力追逐的东西要逐渐取消了。这也引起了人们对大学的思考,高等教育的内涵是什么?什么东西是大学应该去追求的?这次很多代表也表达了类似的思考和忧虑。的确,如果我们“百年名校”追求的目标和任务都没有搞清楚,就谈不上建设“百年名校”。所以,我们要进一步明确“百年名校”的目标和任务。这里,我不代表校党委、也不代表班子,只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大家还要展开大讨论。我觉得我们的总目标可以用这样一句通俗的语言描述:从中国知名大学走向中国高水平大学,不断向中国一流大学迈进――这就是我们“百年名校”的目标。如果我们还是停留在“中国知名大学”,没有更高的目标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东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4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和我们是3星。我们要稳定在财经高校第一方阵,并争取排名前移,必须要尽快达到“4星”标准。对于“百年名校”具体目标任务有哪些,需要大家进一步讨论,并形成共识。这是我们在未来十年的行动指南。

  对于如何实现上述目标,我认为重点要完成以下几项任务,可以概括为“六个名”:

  (一)名学生

  建设“百年名校”,首先就是要培养出名学生,这也是我们所有任务的重中之重。第一,进口要越来越旺,生源质量要够高。生源质量要不断上升,好的办学声誉才能吸引好的生源,我们要使越来越多的优质生源都报考我们学校。生源质量的下降就意味着学校名气的下降,如果一个专业,学生都不愿意来,总要调来调去,我们就要思考。第二,培养过程要特色鲜明,培养出的学生能力要过硬。要让社会普遍认为江财培养的学生很好,不仅学风好,到江财四年能够得到全方位地锻炼,变化很大,能够产生质变。前不久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在我校举办了《中国创业榜样》节目,我看后很自信。我们学校的两支在校生团队分别以第一、第二名进军总决赛,从队员的言谈、举止来看,其他队伍比我们差一大截。但这远远不够,我们要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去冲击更多的国内外奖项。要让更多重要赛事成为江财学生纵横驰骋的舞台,在更多权威赛事领奖台上都能看到江财学生星光璀璨的身影,哪怕是演讲、篮球、足球比赛的大奖,也很了不起。第三,出口要越来越畅,要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用人单位要喜欢,觉得江财毕业的学生很优秀,踏实肯干。考研率要高,考进名牌大学读研的学生越来越多,本硕、硕博连读的学生越来越多。第四,名校友充分涌现。名学生不仅体现在学生在校期间有名,他们走出校园后名气更大、影响更大。江财校友中要有商界领袖、政界精英和学界泰斗,这要成为我们始终不变的追求。一个大学产生不了名学生尤其是名校友,这个大学就不可能成为名校。大学之所以有名,就是扎根于她的人才培养。

  (二)名教师

  名教师是学校站稳脚跟,获得社会认同的重要基础,是能否培养出名学生的重要前提。一所大学没有大师名师,就不可能成为高水平大学,更不可能成为全国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学校推进改革,重要任务就是要打造名师。今年的务虚会上,学校决定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要重点造就100位名师,年轻老师要在近几年基本上实现全部博士化。师资队伍基础非常重要,师资队伍必须有结构,光有名师还不够,还要有梯队。我们在造就100位名师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人才梯队建设,青年教师要占很大比重。学校的最大希望是在座的年轻人,再发展十年,到建校一百年的时候,你们将成了百年江财的顶梁柱,成为撑起“百年名校”的脊梁。希望年轻的老师们更加努力奋斗,学校也会努力创造条件,让江财出现更多的名师大师。“名师工程”是我们将要推进的重大工程。名师出高徒,没有名师不可能有名学生,我们将对名师进一步加大薪酬标准,确保优秀人才在待遇上有相对优势。

  (三)名学科

  对于学科建设我们要认真思考,我们要有一批专业和学科叫得很响。目前,只有会计等少数专业影响力还行。有很多学科太散,不聚焦,不利于集中力量。要考虑将一些散学科组装,思考能不能交叉,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我校的旅游管理和法学是同时开办的,目前法学专业已经成为江西省比较有名的专业,但是旅游管理等一些专业招生困难。有人说社会工作和语言文学搭不上,其实不然。人文学院很多专业都可以搭桥。不积极思考,不努力推进是不行的。学科越多、越散越没有名,要打造名学科唯有学科整合、聚焦出特色。我们学校要有一批有影响的学科,排名要靠前。我们经济学、管理学目前排名还过得去,但要有忧患意识,一不注意就会掉下来。如果从大类上说,我们有五个学科能够排在全国50强,我们就往前大大推进了一步。

  (四)名院所

  要有一批学院、研究所能够进入全国百强,我们的视野不能仅仅局限在财经类高校。商学院就要向全国百强商学院挺进,经济学院要在全国经济学院进入50强。其他的学院和研究所在对应的行当领域里,必须要在全国排上名。有些研究机构要争取在国际上有影响。协同创新中心现在做的很好,省领导多次批示,下一步就要争取做成最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数据库,分析研判形成的成果最接地气。如果能做到这些,不仅在江西有影响,在全国也会很有名。比如高教研究所就可以作财经院校排名研究,如果排出来了,大家也很认可,你的影响力就上来了。每个研究所都要打造自身特色,要亮点突出。如果研究所光靠几个研究人员各自为政,不发挥团队协作精神,不去凝练积淀特色,这个研究所迟早要垮掉。

  (五)名学刊

  《当代财经》现在很有名了,要保住这个荣誉更上一层楼。我们还有几个内刊要办好,慢慢地办出影响。目前很多大学“以书代刊”做得很好,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财政经济评论》、山东大学的《产业经济评论》已经做的很有名了。我们也做过《产业竞争与规制前沿问题研究》,我牵头做了几期,后来没有很好坚持下来,停掉了。如果我们能够策划好,持之以恒办下去,办出能够代表理论前沿的“以书代刊”也是能够做出名气的。一所学校有几个权威名刊物,对学校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六)名文化

  名校还要养大气,要有一种文化。要让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念能够得到社会认同、校友认同、同行认同,能够形成师生们的行为规范并变成自觉行动。大气养成是“百年名校”必须具备的,“百年名校”没有一点大气没有文化底蕴,就不成其为名校。我们必需把文化建设工作抓实抓好,进一步挖掘长期办学实践形成的价值理念并紧跟时代发展要求不断创新,形成特色鲜明的学校文化,并得到广大师生、校友、同行和社会的广泛认同。

  这六个“名”能不能作为我们推进“百年名校”建设的重点,需要展开讨论,形成共识。我建议,近期请宣传部牵头,在师生中广泛展开“我心目中的‘百年名校’”大讨论。要有征文,把大家心目中的‘百年名校’都亮出来。要汇集整理,要把江财人心目中的“百年名校”确定为我们的努力方向。希望全校上下都能够积极参与,不断地建言献策,共同努力尽快把“百年名校”的蓝图描绘好。

  三、推进“百年名校”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要更加具体,更有可操纵作性。有抓手才能层层落实,有举措才能责任到人。

  (二)重在实践。一分规划、九分行动。关键要靠广大师生把“百年名校”江财梦通过实践落到实处。希望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在全校掀起走向“百年名校”的实干热潮,都积极行动起来,为建设“百年名校”添砖加瓦。

  (三)向改革要动力。建设“百年名校”,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全面深化改革。学校把2014年定为“全面深化改革年”,我们要用三年时间奠定坚实的体制基础。

  ――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改革。全面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改革,首要的就是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一是要改革招生制度。如果条件成熟,今年就开始探索按学院招生。这一重要改变,将带来一系列调整。学生招过来不分专业,公共课要读两年。这两年要开什么课,我们能开出什么课,部分专业课怎样开成共同的基础课……这里会涉及到一系列问题。二是实践教学要显著加大。三是授课时间要缩短。现在已经不是一个概念讲二十分钟、一个意义讲半小时的时代了。信息时代,我们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也要加大。互联网对学习方式带来的改变,要引起全校教师的高度重视。

  ――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核心是教师,要对教师进行分类管理改革,形成有进有退、教师脱颖而出的机制。教学好的老师不参与科研考核不要紧,课上的非常好,学生非常欢迎也可以。但是不考核科研不是不用搞科研,真正高水平的老师,没有科研的支撑,课是上不好的。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你不钻研,没有抓住最新的东西,课是不可能真正讲好的。名师大师没有科研也是不行的,只是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有所侧重。有的科研上不是最拔尖,但是他掌握了最前沿,有了自己的观点,能够把这些转化为教学,把学生探索真理和创新的热情激发出来,引导学生去研究,这也是很了不起的。

  ――干部制度要改革。院所要去行政化,院就是院,所就是所,不要把它当作行政处级机构去管理。但是我们可以参照行政级别享受待遇,推荐干部的时候可以具有同等的基础。

  ――服务师生的体系和机制要不断健全。怎样更好的服务师生,尤其是服务学生,目前,意见反映最大的就是我们的窗口服务部门。如何系统化地改善服务需要大家共同思考。

  另外,还有收入分配体制、奖惩机制等方面的改革都要跟上,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使我们奠定实现“百年名校”的良好体制机制基础。

  (四)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改革创新要有顶层设计,但不能仅仅按照顶层设计走,各个基层单位可以大胆探索、大胆实践,有困难、有障碍要主动去想办法,遇到矛盾、遇到问题要主动应对。不能这个不能干、那个也不能干,就什么都不干了。基层单位既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大局和总目标相一致,又要解放思想,敢想敢干,学校支持各种解放思想、敢想敢干的行动。

  (五)强化责任,敢于担当。对于管理服务部门来说,尤其要增强服务力和执行力。管理要接地气,不能坐在办公室里,从管理方便的角度制定各种规章制度。
  我在这里只谈一些大的思路,就不具体展开了。我相信,只要全校师生增强共识、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为实现“百年名校”做出更好成绩,交出更好答卷。

 

  注:

  ①中国校友会网(cuaa.net)[中国校友网]创建于2001年11月,是我国专业为校友会组织提供网络服务的网站,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知名研究机构,致力于中国大学评价和大学生创富研究。
  ② 6星级:中国顶尖大学,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有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有东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3星级:中国知名大学,有暨南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